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

Programmable LED dot matrix (2)



今天把改版完成了,這次主要是把電晶體給 Lay 進去。如果沒有電晶體,只用 sink current 又要分給八顆 LED,RMS 值會太低,所以才又做了一塊。今天發現最後一排變得很暗,原先以為是硬體上面有短路,後來查了老半天都找不到問題,最後才在韌體上面找到忘記加 Delay。做這種小東西很發生問題的時候常常很討厭,搞不清楚到底問題來自於哪裡。一開始只要找對方向,接下來就簡單多了。

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

Programmable LED dot matrix



這是我今天做的小玩具,可程式化的跑馬燈,不過在製作過程中還是有遇到一點小問題。其實就是掃描的速度不可以太快,太快的時候會造成電晶體跟不上,造成訊號上看起來是錯誤的。經過韌體修正之後就完全正常了,此外希望最近有空的時候能把它跟 EEPROM 結合,這樣就可以 stand-alone operation。以後只要透過 usb port 就可以 update 動畫的內容了。

實驗室火災記

今天在幫忙 Max 做 CCP Die bonding 自動化的控制連接,結果因為 MH 跟我說他的電磁閥沒有極性,我就直接把它接上我的達靈頓陣列,結果才打開不到幾秒鐘就開始冒煙,然後就從 IC 的邊緣突然炸開來,然後就這樣燒起來了!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把電源關閉,但是火還是在麵包板上面燒了一下,後來整間實驗室就濃濃地充斥著戴奧辛的味道。隨後我們又試了一次,結果沒多久又燒起來了!(我的媽呀~怎麼接怎麼燒)還好第二次接上去的時候有做好心裡準備(準備滅火)。後來我們還是不信邪,又試了最後一次直接接 Power supply 的 +24V,結果電線稍微碰到就彈出火花,後來使用電錶測量電磁閥(又給我燒壞了啦)。最後終於忍不住直接打電話給原廠,原廠給了我一個很直接的答案:『那個電磁閥有極性啦!』。這應該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在 5 分鐘內燒壞三顆電磁閥,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了。後來據說那顆電磁閥大概要 600 元台票,我五分鐘就替公司花了 1800 台票,不過據說還有比我更強的,某位小姐只花了一秒鐘就把一個價值 2000 台票的 FAC len 給弄丟了(大小大概幾個 micron meter),而且一個小時內還掉了兩次...

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

9phi Final tester automation

這兩天趕工把 9-phi FT 徹底改造,除了新增自動化測量的功能之外,還有一些操作防呆功能。電路的部份幾乎是全部換掉,也好不容易讓那台機器完全脫離 PXI(算是解救了 PXI,它可以拿去做更有用的事情)。現在只需要兩個 USB 的插頭就可以控制這台機器了。目前的功能可以進行『One button measurement』,作業員只需要按一個鍵就可以進行 LIV curve 及光譜的測試。

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

Thermistor Calibraion Calculator

這是昨天晚上熬夜趕工做出來的,Thermistor Calibration software (version 1.1)。故事是這樣的,昨天AOC 的一位經理來找我協助他們解決 Resistance thermo-detector, RTD 校正問題。我本來以為 RTD 的 response curve 是條直線,後來才發現我大錯特錯。事實上,RTD 的校正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,許多科學家、工程師都曾為此困擾過。甚至還有人將自己發明的 RTD 校正方法申請專利。根據:

The Steinhart - Hart equation: 1/T = A + B ln R + C (ln R)^3

溫度與 Thermistor 阻值之間的關係為此,此為一個 Non-linear system,不可當作一般 Linear system 來解,所以必須使用 Least square 來做回歸。也就是將系統對 A, B, C 分別做偏微分並且搭配 Least square 求得極值(微分等於0的點)。

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硬把它當作線性系統來解,可以採用聯立方程式直接從 Inverse matrix 求得,不過此方法之代價就是換來一定程度的 Artificial errors。今天早上就跟 AOC 的經理要了一份 ILX Lighwaves 的校正報告,我就順手把參數輸入我的 Calculator 裡面,結果就這樣驗證了我的程式。不過在 2-term calculation 的部份偏差比較大一點,看來要另外找時間驗證一下到底還有沒有 bugs。

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

PID algorithm

這是上週 Eric 用 C 寫的 PID algorithm,星期三晚上我把他改寫成 DLL 版本,並且使用 LabVIEW 將它包在裡面,最後寫了一個簡單的模擬。PV 代表 present value (現在溫度),SV代表 setting value (設定溫度)。模擬的條件只考慮:一、加溫的 efficiency。二、系統熱傳導的延遲。模擬當中並沒有考慮環境溫度影響系統的狀況。結果經過幾番調整PID 參數後,顯然可以達到理想的溫控狀況。希望將其移植到 TEC controller 上之後的效能能夠不要跟模擬差太多。